衣服标签里的小秘密,学会这几招买衣服不上当!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你是不是买衣服从来不仔细看标签?翻两下就扔一边,光顾着看款式和价格?其实标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才是“宝藏”!

今天教你几招,看懂标签里的门道,保证以后买衣服不踩坑。

先说羽绒服,冬天谁不想买件暖和的?但标签上要是没这两个数,再便宜也别买!第一个叫“绒子含量”,记住2022年后国家规定必须标这个数,最低50%。

数字越高越保暖,要是标签还写着老版的“含绒量”,八成是压仓库好几年的旧款。第二个是“充绒量”,简单说就是羽绒总重量。

就算绒子含量高,充绒量不够,穿身上照样透风,跟披个薄被单似的。

普通衣服的标签更得仔细看。比如尺码标着“175/92A”,175是身高参考,92是胸围,重点在最后那个字母!A是标准身材,Y是偏瘦,B微胖,C胖。

很多人抱怨网购总买错尺码,其实就是没注意这个字母。我闺蜜之前买了件S码裙子,结果卡在胯骨提不上,一看标签才发现是给Y体型设计的,她明明是B体型,难怪穿不上!

材质那栏也别光看“纯棉”俩字就冲动下单。要是写着“100%棉”或“棉混纺”,透气吸汗确实好。但碰上“聚酯纤维”含量超过50%的,夏天穿分分钟捂出一身汗。

还有个小细节,衣服等级分“优等品”“一等品”“合格品”。等级高的衣服不容易掉色,洗十次还跟新的一样。不过商场里优等品少见,至少得挑合格品,千万别买没等级的“三无”货。

最要命的是安全类别!A类只能给3岁以下宝宝穿,B类能贴身穿(像内衣、睡衣),C类只能当外套。

上次我表姐在地摊买了个C类打底衫,穿两天浑身起红疹,去医院才知道是面料甲醛超标。所以记住:贴身穿的衣物标签上不是B类,再便宜都别碰!

买衣服还要躲开这些坑:

材质写得模棱两可的,比如“高级纤维”“环保面料”,八成是化纤凑数。

洗涤标上画个盆带叉的符号,意思就是不能水洗,非要扔洗衣机洗,等着缩成童装吧。

看到执行标准号是“GB”开头的比较靠谱,这是国家标准的缩写,比商家自己定的标准严格多了。

最后唠叨一句:

买衣服前花半分钟翻翻标签,比回家后悔强。毕竟衣服天天贴着皮肤穿,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健康。下次逛街记得带上这些知识点,保准导购都不敢忽悠你!